粮,全部是由飞龙宫提供,所有帐目清清楚楚。
所以纺织厂到底是谁的?
朱标的态度是,既然纺织厂利用了朝廷的资源,那么纺织厂就是朝廷的。
朱雄英之所以坚持这个问题,是要纠正朱元璋和朱标的错误概念。
皇室的家国天下,和普遍意义上的家国天下不一样。
在朱元璋和朱标,以及世人的概念中,这天下是皇帝的,是老朱家的。
所以天下兴亡与我何干。
朱雄英希望朱元璋和朱标能理解,这天下既是老朱家的,也是全体明人的。
朱雄英不仅要和士大夫“共天下”。
而且要和所有明人共天下。
“以纺织厂为质从帝国银行贷款,若贷款到期无力偿还,则帝国银行将纺织厂收回拍卖,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;
如此一来,朝廷的国债有了着落,纺织厂和帝国银行亦可获得合法利润,有何不可?”
朱雄英之所以还留了100万,是想通过帝国银行公开销售。
虽然民间借贷的利率高,并不是所有人都放贷,毕竟“放贷”的名声不好听,且放贷有风险,搞不好就会摊上官司,甚至血本无归。
国债两成利,以国家信誉为担保,对于很多爱惜羽毛的人来说,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
“等等,咱先说清楚纺织厂的归属。”
朱元璋虽然还没有搞清楚朱雄英的目的,隐隐感觉朱雄英所谋甚大。
连机碓一事后,朝廷依据连机碓,确认发明人享有发明之物的应有权利,相关有司和其馀人等若想仿制,必须向发明人支付相关费用。
这里的费用包括一次性授权费,和使用期间所产生的专利费。
考虑到技术的迭代速度,专利期限暂定为10年。
纺织厂在成立的时候,按照朝廷的相关规定,在虞衡清吏司登基备案,所有人的名字清清楚楚—朱雄英。
既然是朱雄英名下的财产,朱雄英自然有权抵押给帝国银行。
朱元璋的意思是,都是一家人,何必分的清清楚楚。
朱雄英不仅亲兄弟明算帐,而且还希望朝廷将皇室的预算做出来,不能象现在这样随意模糊。
朝廷今年又多了一个王子,一个公主,以及三个郡王,两个郡主。
朱上表后,藩王的年俸从五万石减少到一万石,朝廷的负担大大减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宗室的俸禄支出,迟早会增加到朝廷无力承担的程度。
朝廷现在已经有了22个王子,15个公主。
藩王不多算,假设一家10个子女。
即便朱元璋和朱标不动手,等到朱雄英继位的时候,朱雄英也要想办法,限制宗室无节制的扩张。
朱元璋和朱标眉头紧皱,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