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天然小说>其他类型>皇太孙> 第114章 纳降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4章 纳降(2 / 2)

常茂亦需出席。

朱雄英亲自去请常茂。

常茂脸上的鞭痕已经消失,仅馀几处血痂,不仅没有影响到常茂的形象,而且还为常茂增添了几分血性。

脸上倒也罢了。

身上鞭痕纵横交错,恰如铁链将常茂锁起来,看上去颇为骇人。

朱雄英见到常茂的时候,常茂正光着膀子,拎着一个重达百斤的石锁打熬力气。

看到朱雄英,常茂羞愧难当。

“雄英,多谢你一顿鞭子将我抽醒,否则我恐怕要愧对列祖列宗。”

常茂对朱雄英施军礼,前所未有的隆重。

“大舅不怪我就好。”

朱雄英且听其言,察其行。

“这些日子我夙夜难眠,想起以前的浑浑噩噩,悔不当初,我已书于应天,自请在捕鱼儿海屯田,卫国戍边,将功补过。”

常茂自我流放,远离红尘俗世。

朱雄英眼睛一亮,这也算是因祸得福。

扫平王庭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,草原亦和中原一样,不可一日无主。

脱古思帖木儿是黄金家族最后的正统血脉,此次朱雄英将脱古思帖木儿父子三人一网打尽,此后即便胡虏再有人称汗,也没有了使用前朝年号和庙号的资格。

从现在开始,草原将正式进入混乱时代。

在捕鱼儿海置卫屯田只是第一步。

只要明军能在捕鱼儿海坚持一个冬天。

明年朱雄英就会继续往北,在大泽(呼伦湖)置卫。

后年没准就是贝加尔湖了。

辽东的开发也将进入快车道,将胡人移走后,明军接手辽东,置卫屯田的同时,继续向北,向东。

《明史》记载,常茂在宴会中砍伤纳哈出,险些导致纳哈出部众哗变。

常茂因此被贬至龙州,洪武二十四年去世。

冯胜也因为常茂的原因,遭朱元璋弃用,从此再无机会统率大军。

有了朱雄英的约束,常茂不敢造次,老老实实握至宴会结束,宾主尽欢。

张玉在宴会结束后,特意来找朱雄英。

“幸得殿下提携,臣才得以微薄之力,为朝廷建微末之功;

殿下对臣恩同再造,臣难以为报,唯以老迈之躯,为殿下效犬马之劳。”

张玉单膝跪地,表明心迹。

军礼以单膝跪地最为隆重,通常只有在接受命令时才会使用。

朱雄英惊讶。

昨天晚上的宴会上,朱棣特意将张玉安排在自己的下首,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,朱雄英还以为张玉抱上朱棣的大腿了呢。

现在看来,这也是个聪明的。

燕王的大腿,肯定没有的大腿粗。

朱雄英请张玉落座,详细问起平辽之策。

“辽地胡汉混居,地形复杂,山中多有野人、野兽出没,若在辽东屯田,如何应对胡人的威胁最为关键。”

张玉对辽东非常了解,对朱雄英知无不言。

“胡人凶残狡诈,重利益而轻廉耻,畏威而不怀德,强必寇盗,弱必卑伏;

燕王仁义,以怀柔之策安抚降胡,虽免于刀兵之灾,然并非长久之计。”

张玉建议以强硬态度对待胡虏,强行将胡虏分散安置于内陆各地,使其不能相互联系。

对于那些不愿迁徙者,张玉建议全部处死。

“子美,若由你来负责此事,你可愿意?”

朱雄英承诺,一旦事成,朱雄英将为张玉请兴安侯。

张玉毫不迟疑:“臣张玉领命,必为殿下除此心腹大患。”

朱雄英非常满意,着张玉全权负责。

对于朱雄英的决定,纳哈出非常不满。

朱棣招降纳哈出的时候,承诺会让胡人留在辽东,不会将胡人迁出。

朱雄英的决定不仅引发胡人的强烈不满,而且让朱棣颜面无光,食言而肥。

朱雄英不跟纳哈出废话,请纳哈出和王公权贵,观看明军操炮。

纳哈出看着校场一字排开的近百门火炮,脸色阴沉。

纳哈出曾在太平路担任万户,对于火炮并不陌生。

纳哈出的老巢金山亦有火炮。

虽然因为缺少炮弹和发射药,金山的火炮已经彻底沦为摆设。

至少摆在城头,还是挺能唬人的。

“殿下此为何意?”纳哈出的汉语,远不如张玉熟练。

朱雄英抬手阻止纳哈出,向蓝太平点了点头。

轰纳哈出呆若木鸡,面无人色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