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天然小说>其他类型>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> 第92章 纪录片正片上线,我成了全国骂战里的“试验品”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2章 纪录片正片上线,我成了全国骂战里的“试验品”(2 / 3)

再往下,有人把顾晚星藏在“幕后访谈”的片段翻出来二创:

那里有我讲“十年欧皇史”的几句边角,被剪成彩蛋挂在平台另一个页面。

本来以为不会有多少人点进去,结果被某个博主截了下来,配文:

【正片讲的是乡村振兴故事,花絮讲的是一个人背着一村人倒霉的真实版本。】

评论区彻底炸了锅。

【所以说,正片是给领导看的,花絮是给人看的。】

【这哥们说“我欠他们”的时候眼神太复杂了,明显知道自己问题有多大。】

【笑死,某社(山河社谐音)露脸了没?想看他们当年那几个楼盘现在长草的视频。】

很快,有手快的网友开始扒山河社过往项目——

从某沿海小镇的“国际养生城”,到某西部县城的“文化创意小镇”,一堆当年热热闹闹的开工剪彩照片被翻出来,对比现在的卫星图:荒草、烂尾楼、没人住的样板房。

有人做了个长图:左边是当年的宣传海报,右边是现在的枯草和裂纹。

标题叫——【好运村之外,更多烂尾镇】。

那一刻,我第一次发现——

原来不需要我自己站出来喊“山河社有问题”,

互联网自己就会把这些碎片拼起来,砸回他们脸上。

当然,我自己也没跑掉。

有人真骂我,也有人借着骂我骂整套制度。

最玄的是,有人开始把我当心理树洞:

【林宴,如果你真看到,记得偶尔也为你自己活一下。】

【你欠村子的账,一辈子都还不完,别再往自己身上叠难度了。】

我刷着刷着,突然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。

“你笑啥?”周甜探过来,试图看我屏幕。

“笑我自己。”我把手机扣在桌上,“以前觉得只有古柳人能骂我,没想到全国人民都有意见。”

“你也是第一次当全国试验品啊。”周甜道,“给点耐心。”

她顿了顿,又补一句:“不过,有一点你赚了。”

“啥?”

“你现在要真开直播,打赏肯定爆。”她语气很严肃,“标题我都给你想好了——《来,一起看我怎么还命》。”

我:“滚。”

——

与此同时,城里的另一头,一间不太大的剪辑室里,灯还亮着。

顾晚星靠在椅背上,脖子后面垫着个小抱枕,眼前是平台后台数据的实时曲线。

正片播放量一路飙,弹幕密度从绿色转成橙色。

另一边,花絮和幕后访谈的点击量,像一条悄悄跑偏的支线,也在稳步往上爬。

手机不停响。

先是平台运营:“顾导,正片整体反馈不错,就是有个小问题——大家现在更爱看花絮那边,讨论 ‘偷气运’ 那个点,有点往‘宿命论’趋势走,这不太符合我们平台价值观。”

然后是资方的代表:“预告的时候就提醒过你,‘偷命’这种说法要少提,现在评论区有人开始带节奏,连带着提到上一批项目了,你要注意引导。”

再后来,是一个陌生号打来,开口就是一口八面玲珑的官腔:“小顾,你这片子水平不低,就是有些表达比较尖锐,要注意社会效果。”

顾晚星一个一个回,嘴上都很客气,实际只干两件事:

——把正片首页推荐权死死抓在手里,不让任何“删减版”趁机顶上去;

——把那几个“关键花絮”锁死,只允许加“提示框”和“温馨提示”,不允许直接下架。

她知道,这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。

“你后悔吗?”剪辑室小助理问。

“后悔啥?”

“后悔把他那句‘我可能偷了一村人的命’做成花絮。”助理有点紧张,“这样搞,大家骂得更凶。”

顾晚星看着屏幕,慢慢说:“他们骂他,是好事。”

助理一愣:“啊?”

“至少说明,他们接受了这个问题是存在的。”她指了指屏幕,“比起那种看完点个赞就关掉的励志片,被骂,反而代表有人认真看了。”

她声音有点哑:“我做这行这么多年,最怕的是——连骂声都没有。”

她停顿了一下,又补了一句:“至于他嘛……”

“他是谁?”助理没接上话。

“那个在片子里说‘我欠他们’的人。”她笑了一下,“他本来也不是用来被所有人喜欢的。”

——

更远一点的地方,一座城市高层的会议室里,灯光比剪辑室要白得多。

山河社的几位中层围着一块屏幕,屏幕上暂停着纪录片里的某一帧——

是我站在村口,背后是破掉一截的山,字幕写着:“我们也搞过烂尾。”

当然,这句话是老马说的,被顾晚星剪到了“村民自述”那一段,刚好卡在山河社名字出现前后。

“这个导演,动机很明确嘛。”坐在中间的男人翘着腿,“借一个村子,把我们的旧账翻了一遍。”

秦婉婉也在旁边,今天换了一身极简风的黑裙子,妆容干净,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。

她翻看手机上的舆论分析报告:“目前负面提及我们名字的评论不算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